实验室顾问

Wolfgang Wahlster 博士教授

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人工智能协会院士、美国人工智能协会院士,德国人工智能研究院(DFKI)院长、董事长、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主席,默克尔总理的科技顾问,曾任VerbMobil自发语音翻译联合会、SmartKom多模对话系统联合会、SmartWeb多模语义Web服务访问 联合会、SemProM语义公关联合会的科学主任等职务。
Wahlster教授为诺贝尔奖和德国国家Leopoldina奖等多家基金会的评委。曾获德国科技最高奖“德国未来奖”,2011年瓦斯特教授与德国现任国家科学院院长卡格曼教授一起提出了工业4.0概念,被誉为“德国工业4.0之父”。自1975年以来一直在该领域工作,担任智能用户界面60多个项目的首席研究员。

张树生 博士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为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现代集成制造、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逆向工程、计算机图形/图像、制造工程中的智能信息处理等方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容闳科技教育奖”1项。

Bernd Markert 博士教授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亚琛工大国际学院计算机辅助机械工程项目主任。曾先后从事斯图加特大学机械系主任助理,荷兰恩德霍芬工业大学研究工作,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学院研究工作,斯图加特卓业集群仿真技术研究人员,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致力于将模拟仿真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将力学模型和理论应用于工业4.0的预测维护。

管理团队

梁增涛 认知制造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西北工业大学认知制造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历任陕西德仕电子公司总经理,西工大MEMS传感器微系统领域创始人、国家MEMS标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MEMS传感器和微系统领域知名技术管理专家、南京沃天科技副总经理、西北工业大学翱翔研究院副院长,在企业运营管理和产业领域有多年管理经验。

吴银龙

西北工业大学认知制造实验室产业副主任,长三角物联网赋能中心主任,苏州开源信息协会副秘书长,苏州国科双创中心总经理,在创新创业教育、企业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金融投资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

李恩明 博士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大数据、数字孪生、认知制造。

范锐军 博士、高级工程师

群周科技CTO/首席架构师 博士、高级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无人系统总体设计及架构、动力学与运动学仿真设计、制导控制系统计算与仿真、制导弹药智能组网与协同规划、多学科优化设计、系统布局设计、科学计算并行化。曾任中国兵器工业某研究所某型无人武器系统军贸项目副总设计师,主持完成了系统总体设计工作及军贸定型立项,主持设计实现了一系列新型武器设计及试验验证手段。

李建峰 船舶先进制造中心专家(与408合建)

西北工业大学工程硕士,西安智衍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多年从事机械设计、工艺设计、信息系统规划、咨询、实施以及企业的管理工作,是国家认定的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个人独自申请并获国家利柒项,合作申请专利拾余项,申请软件著作权八项。在十余年的企业信息化服务工作过程中,为超过200家以上的企业提供过面向制造业提供数字化工艺、制造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及面向信息化软件产品和专业化软件定制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参加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课题的主要技术开发人员和课题负责人;先后负责过哈尔滨航空工业公司、沈阳飞机工业公司、成飞集团公司、陕西柴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数十家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工作,并先后参与过航空、航天、船舶重工等上百家企业的企业信息化咨询、规划工作

魏亮 无人系统专家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硕毕业。系统内高级工程师,曾任某型号总师兼军品部部长,某型无人机顾问,某型导弹评审专家,科技十二院库内无人机专家,航天科技十二院军民融合项目评审专家(库内可查):拥有多年团队管理经验及一线研发实操经验,熟悉基于智能察打球形机器人、低成本巡飞器、智能察打无人车等低成本损耗性武器系统方案论证和需求分析经验。

蒋腾远 博士、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专家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制造、工业大数据、设备智能化。

舒建 软件专家

上海曲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总经理,拥有十多年在全球顶尖三维设计软件公司Autodesk的从业经验,拥有丰富的BIM相关产品的市场经验以及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的深入应用经验,精通CG设计软件、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技术。

研究团队

张纪阳 博士副教授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本硕博,历任国防科大讲师、副教授。研究方向:1、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系统生物学。2、无人机方向:无人机飞行控制(自适应、鲁棒、学习、优化,机动飞行)、 非线性控制(滑模、自适应动态逆、增益调度、backstepping、LPV、神经网络)、自驾仪开发(软件架构、多核硬件、神经网络芯片、飞行操作系统、任务模式 )、飞行仿真(xplane 飞机、场景开发,建模与辨识)、无人机设计(动力配置、动力测试系统)、避障与感知(视觉定位,IMU+视觉融合和自动焦距估计)。3、智能控制与学习:仿脑控制架构(从神经元到脑,脑科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智能发育)、数据驱动的控制(增强学习、迭代学习)、学习架构:学习机制,内在结构 。

方圆圆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博士研究生,曾任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 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主任,科教处副处长,智慧交通和智能交互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顾问、日本天利医学研究所人工智能部部长、上海交通大学智慧医院研究所专家委员。历任中科视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唯品会硅谷研发中心高级算法工程师,联想研究院高级算法工程师。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图形图像、智能语音处理、智能交互技术、VRAR、车载辅助驾驶、情感计算、AI芯片。近三年参与课题:
(1) 科技部,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 2019AAA0105003, 医学人工智能技术临床应用 评估标准研究, 2020-07 至 今, 4000万元, 在研
(2)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软科学重点项目, 20692118100, 上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与发展试验区 社会实验研究, 2020-12 至 2021-12, 15万元, 结题
(3) 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 吉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专项研究课题, 20200302100003942, “十四五”时期吉林省教育信息化与人工智能教育研究, 2020-03 至 2021-12, 20万元, 结题
(4) 深圳市科创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防治, 20200804225651001, 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现场快 速筛查预警系统研发, 2020-08 至 2021-12, 1000万元, 结题
拥有发明专利40多项,并完成了部分的专利的商业化转化,近期专利号:ZL202110359759.9的专利转让(转让费40万)。
5本学术专著:
《深度学习下的人脸美颜算法(python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工信部教材:《区块链重塑实体经济》 (机械工业出版社),《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的行业应用于挑战》(中译出版社),《医疗项目管理.一套多样化的方法技术集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报告(2022)》(科学文献出版社)
3本白皮书编制:
2019年,浙江省卫健委《浙江省医学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2020年,国家卫健委信息中心《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智慧医疗发展研究》;
2020年,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

郑鹏翱

曾经在总装某基地多年主管开发10余个重点型号项目,主笔完成多项总体设计方案;历任总装某基地助理工程师、参谋、高工;

李向军

主要从事精通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应用及系统仿真、系统设计、嵌入式编程、计算机视觉AI应用开发;熟悉军工项目流程、论证和独立研发

蒋阳

拥有15年智能飞行器领域工程研发经验,产品涵盖固定翼/多旋翼构型、大型商用飞机/隐身无人机缩比验证机、高超音速靶机、eVTOL原型机等:

杨长森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大数据分析、刀具磨破损监测。

张惠斌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智能体协同、工业大数据、数字孪生、设备智能化。

陈孟冬 设备硬件专家

上海航天壹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22年多领域先进制造经验,担任过多家著名欧美公司制造工艺总师,如德国KSB集团,法国MERSON集团,美国IBCC等。

蔡闻峰 无人机设计制造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硕士 ,西工大 365 所主要承担无人机研制、批产与售后保障;无人机平台建设、技改及条保工作;外贸项目等。曾任制造技术部装配专业组组长、制造技术部党支部书记,现任西工大机电学院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并承担科研及生产试飞中受损飞机及用户受损飞机的损伤鉴定、返修方案制定、实施、验证及培训工作等,曾兼任中国商飞公司副主任研发工程师。截止 2023 年,检索到的期刊文章为 19 篇,会议论文 2 篇,第一作者 9 篇;专利(第一完成人)26项;标准(第一完成人)1项。获得奖励:

  • 1) 获 365 所 XXX 对外培训项目拓荒奖;
  • 2) 获 365 所 XXX 型号制造技术拓荒奖;
  • 3) 获 365 所 XXX 对外项目培训优秀教师。